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4-24 点击数:206
重庆商报4月24日讯: 百年黄桷树、抗战期间的防空洞、重庆旧城区的红砖房……集聚老重庆特点、底蕴丰富,后街影视文化产业园(以下简称后街产业园)不断释放吸引力,目前已有“二更”等16家泛文化企业签约入驻,重庆方言剧组“街坊邻居”日前也透露出希望在产业园重新开拍的合作意向。
“街坊邻居”后街产业园重拍?
“这个地方,有天然的实景拍摄资源,且作为重庆旧城区渝中区制高点之一,很适合剧组入驻拍摄,还可嫁接更多合作项目。”日前在参观后街产业园时,街坊邻居制片人刘岗毫不掩饰自己对后街产业园的看好,称此地前景广阔。
他介绍,“街坊邻居“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言剧,曾在2000年、2004年分别拍过100集。节目有好演员、好内容,但拍摄成本翻倍上涨,正积极探索新的新运营模式。
“后街产业园有着作为影视剧拍摄基地的天然优势,希望‘街坊邻居’能在此地重拍。”刘岗表示,本次拍摄的“街坊邻居”,并不是简单的重拍,而是准备把“街坊邻居”栏目化,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会在后街产业园搭建摄影棚,吸引市民前来参观,甚至参与拍摄,从而实现双赢。
同时,他还建议园区可加载渝州大舞台、话剧小剧场等产生内容的场地,希望未来与园区产业有更深度的合作。
众艺术家为后街产业园点赞
与刘岗同行的有数十位艺术家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他们对这个建于渝中区枇杷山的产业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点赞的同时,不忘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
“后街产业园承载着‘爬坡上坎’的重庆精神内涵和山城风貌特色,美丽的江景、山洞以及开阔厂房,吸引了《追·踪》等多部院线电影将其作为外景拍摄地,并搭建了室内摄影棚。”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新表示,这是后街产业园在影视产业上发展优势的证明。“作为导演,也为后街产业园丰富的场景资源和良好的发展规划所深深吸引,甚至因此产生了创作冲动。”
“在渝中母城打造的文化产业园区,赋予了园区独特的文化地标式内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评书代表性传承人曾令弟,希望评书技艺能与产业园形成合作,走出一条影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推广的好路子。
深圳雪欧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飞表示,后街产业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到处绿树林荫,鸟语花香。为了使这个地方更有活力,建议不仅要考虑房屋的美观,在道路上也可提供多种工具,形成交互式流通,让这个地方更别具一格,“比如观光电梯等。”
16家泛文化企业宣布入驻
在知名文创人士为后街产业园点赞时,后街文化产业园已经吸引了16家泛文化企业签约入驻。
二更作为国内知名短视频平台,在网络端拥有上千万粉丝,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9亿次。本月决定重庆站落地后街产业园。
二更CEO李明表示,从全国市场看,山城的文化、历史有向外输出的基因。全国新媒体消费者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这是团队入驻重庆的初衷。“最终落户在渝中区枇杷山后街产业园,是因为这里与‘二更’团队调性相契合,除了环境适合新媒体人办公外,产业园还能提供影视文化产业链上的支持。”
后街产业园内正集聚着越来越多如“二更”一样的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后街产业园由重报集团、重庆商报汇融集团、重庆晋唐文化依托原重庆印制一厂厂区改造而成,定位于影视内容生产、影视文化产业孵化、影视教育培训,并涉及相关主题商业,当前已完成首期投资5200万元,已有国内知名短视频平台二更重庆站、周末去哪儿、重庆嘉禾博闻广告等16家企业已签约入驻。
发展
光影小镇-光影社区-影视城 未来的后街文创园 是啥模样?
“后街产业园项目开发占地面积13.09亩,可用面积2.1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2亿元。”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5年内逐步打造成以影视主题产业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地标级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高地,预计成熟后,入驻企业可达100余家,年产值保守估计20亿元。
对市民而言,后街产业园则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比如,会加载“星影大片场”,周期性地上演话剧、京剧以及重庆为背景的剧目;“造星工坊”则联合北京电影学院,联动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等品牌事件,选秀造星等。
随着后街文创园成熟后,会具备影视机构、影视教育、影视时尚、影视旅游、影视主题酒店、影视主题商业中心六种业态。届时,一些知名电影中的酒店、美食、服饰等都有可能出现在园区内。
一直关心和支持后街产业园发展的重报集团总裁向泽映表示,后街产业园发展阶段要从光影小镇变成光影社区,最后是影视城现阶段,可以与附近的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培训影视相关人才,还可以把电影开幕式搬到园区举行,丰富园区影视基因。“要将后街产业园作为重报集团影视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中心点,推动集团影视产业链的发展和园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