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渠县筑巢引凤成就投资热土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6-23 点击数:331

 

  重庆日报6月23日讯:从“筑巢”到“引凤”,从“零星”到“规模”,从“引资”到“选资”,近年来,达州市渠县找准招商引资切入点,瞄准重点产业、区域和客商,着力打造投资“洼地”。2016年,成功引进项目22个,签约资金161.5亿元。

    享有“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的渠县,位于四川东部,距重庆200公里,是川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渠县凭借宜居宜业的发展优势、开放合作的投资平台、重商亲商的招商理念,已成为众多客商首选的“投资热土”。

    内联外畅 宜居宜业

    渠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襄渝铁路、成达铁路纵贯全境,国、省道纵横交错,随着南大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达(州)营(山)高速、巴(中)广(安)渝高速、南(充)达(州)万(州)高铁加快推进,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和启动渠县通用机场项目规划,“一环四横四纵六联”的渠县大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地处“双核两带”中心的渠县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加快了渠县融入成渝经济区、切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步伐。

    渠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岩盐、石膏、煤炭等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天然气、水资源等储量丰富。同时,渠县是商品粮、瘦肉型猪国家基地县,柑桔、黄花省基地县,优质粮油、黄花、柑桔、花椒、核桃等已成为最富渠县特色的精美“名片”。

    渠县为建好宜居宜业的“四川一流生态滨江名城”,持续做好多彩“山”、秀丽“水”、宜居“城”三篇文章,森林覆盖率达3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标准达292天,賨人谷4A级景区大坡森林公园被誉为“天然氧吧”。

    交通枢纽网的互补相连,结合富集的矿产资源,加之宜居宜业的发展优势,渠县会成为一座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会成为一方遍布商机的投资热土,会成为新一轮的投资“洼地”。

    开放合作 产业汇聚

    工业强,则渠县强。渠县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正在将渠县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渠县工业园区经过近6年的发展,园区的占地面积从1500亩拓展到4000亩,入驻企业从18家增加到41家,产值从63亿元增加到136亿元,园区正成为渠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凭借着承载投资的良好平台,优良的投资基础、合理的产业布局及配套服务等优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汽摩配、盐化工产业四大产业集群,渠县将着力建设智能制造、文教设备、轻纺制品、电子电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未来5年,渠县将以实施“4+3”工业提质工程为抓手,升级发展现代工业,力争园区新引进企业40家以上,实现产值超300亿元。

    为加快产业融合,渠县商贸物流将以长德商贸和中农联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为支撑,打造成渝西结合部物流中心,加快构建大流通、大市场、大商贸格局。并充分发挥“旅游+”的聚合蝶变效应,促进“农旅、文旅、商旅”融合,以此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商机。

    此外,渠县还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利用“天下渠商”、“渠商回引”资源工程,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汇聚产业发展。并创设了1亿元工业发展基金,扎实推进“四大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产学研观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国内外创业者搭建领先的成长平台和投资高地。

    优化环境 重商亲商

    渠县秉持“热情招商、冷静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的信条,倾力打造政府“黄金”承诺,以诚信让客商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全心发展。

    为优化投资环境,渠县大力推进“放管服”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新型政商关系,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为此,渠县升级打造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全县6160项行政权事项全部上网运行,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同时,渠县还创新环境保障和服务,坚持落实政策零折扣、优质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大力倡导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灵活办的作风,建立了部门承诺、一站办结、绿色通道和全程跟踪服务等制度。并深化重点企业帮扶,坚持采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确保企业生产用水、用电、用气、线路、管道等要素保障,促进企业顺利生产、项目加快推进。

    站在新起点,渠县——这颗渠江河畔的璀璨明珠,正朝着“四川经济强县、四川生态强县、四川文化强县”的目标阔步迈进。     杨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