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宁波慈溪高新区:砥砺奋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10-25 点击数:181

     宁波日报10月25日讯(记者陈章升 慈溪记者站邵滢 通讯员余永刚)“咣——”的一声,伴随着上市宝钟的鸣响,8月29日,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慈溪市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再迈新步。目前,慈溪高新区已有中大力德、横河模具两家企业上市,江宸智能在新三板挂牌,还有近10家企业正在分层次的资本市场谋求融资。

    “种子”企业竞相“孵化”

    慈溪高新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上市企业孵化“成绩单”却让人眼前一亮。“江宸智能新三板挂牌,横河模具深圳创业板上市;兆晶股份、阿尔特、世捷新能源已完成股改,健信核磁、慈兴集团正在积极筹备进入辅导期。在宁波股交中心挂牌的有4家,其中创新板3家,成长板1家。”对于园区内的“明星企业”,慈溪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如数家珍。

    慈溪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还是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慈溪分区。五年多来,这片原本有些荒芜的土地逐步“蜕变”成环杭州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高地、高新科技优质人才聚集区和新型开发管理体制试验田。今年上半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4.2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近20%,交出了一份漂亮的“中考成绩单”。

    “从2011年组建园区,到2012年7月首批项目开工;从2013年9月成为宁波高新区首批分园,到当年12月开园、首批项目投产……”回顾高新区的成长轨迹,慈溪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认为,一大特点就是发展速度快。自成立以来,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1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5.3亿元,引入高层次人才60余名。

    催生高新技术行业“龙头”

    近年来,慈溪高新区“剑指”新材料高地,园区内的兆晶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成为非晶行业的龙头企业。兆晶股份原先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自2012年入驻慈溪高新区后,该公司边建厂边研发产品进行“跨界转型”,逐渐成长为全球规模第二、国内规模第一的非晶宽带生产企业。

    除了兆晶股份打造的“非晶王国”,慈溪高新区还集聚了一批“高精尖”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机器人制造”和“人工智能装备”研发及制造的江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在高新区,江宸智能成功转型升级,尤其在汽车装备自主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研制出了国内首条智能轿车发动机生产线,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这五年,是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华丽转身”的五年。健信核磁由在深圳创业多年的慈溪籍企业家回归慈溪所创办,自2013年“移师”慈溪高新区后,逐渐从低端核磁零部件企业发展成国内高端核磁零部件企业,从超导体做到永磁体,并与日立合作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永磁体供应商,在高新区的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转型升级“三级跳”。每年,这家企业会拿出利润的25%用于科研,并与国内外高校以及高端研究院所进行长期交流合作。

    打造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

    目前,慈溪高新区已有22家企业投产,已落户产业项目40余个,包括由美国TSI公司投资的空气检测设备项目和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军的3D打印项目。而一批国千、省千人才纷纷来园区创业。短短几年,这里为何能成为一片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热土?答案是慈溪市委、市政府和园区全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氛围,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优化企业上市环境,强化企业上市意识,将服务伸向前沿,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各类资源储备工作。

    近年来,慈溪高新区管委会快速推进基础建设,主动服务企业,加大招商引智力度,打造高端产业大平台,引进的企业80%以上是科技型企业。为了让这些优秀的“种子”企业尽快上市,管委会将重点培育企业纳入政府绿色通道服务范围,通过落实“一企一策”,积极协助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数年创新发展,慈溪高新区已形成“一区多园”格局。紧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契机,快速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上林英才产业园,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创业创新;集聚高端智能装备项目,努力打造国家“千人计划”宁波高端装备制造园。当前,在慈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慈溪高新区正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成果转换、体系认证、培训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产业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