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重庆长寿500余家微企融入农机产业链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8-29 点击数:255

  据重庆日报8月29日讯: “没想到新模式这么给力,发展这么快。”8月17日,长寿区云台镇骄化农机维修站老板程阳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三方共赢”新模式让他的微企具备了中小企业实力,自己创业赶上了好时机。

    长寿区分类发展微型企业,在农机领域,结合微企资金少、农机维修难、企业招工难等现象,整合订单销售、售后维修、人力资源,探索“三方共赢”新模式,500余家微企顺利融入农机产业链。

    新模式点燃“大众创业”热情

    2008年,22岁的程阳开始到广州、东莞、昆明等多个城市闯荡。他的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每月除去房租水电费外,兜里的钱已无剩余,还得常常向家人借钱。2011年,程阳无奈返乡。

    一个偶然的机会,程阳听闻长寿正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云台镇正全力打造微型企业示范街。他立即提交了申报材料,并顺利地在云台场镇开办了农机维修站。程阳说,企业核名、税务登记、社保登记、融资贷款、退税报账等手续,通通有人代办。而长寿区推广的“三方共赢”新模式,让他的微企经营顺风顺水。不到一年的时间,创业投入的6万元,不仅全部回本,并且还有2万元左右的盈利。5年来,他的企业每年的业务量都稳步增加,如今已具备申报中小企业的资格。

    家住长寿区新市街道红土地村的微企老板李兴中,也有着顺风顺水的感觉。“有了稳定的订单,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李兴中说,农机维修最怕没有业务,如今有了“三方共赢”新模式,他有信心把微企做大做强。葛兰镇葛兰村张天鸣告诉记者,他从事了20多年农机维修,如今的新模式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他拟开办天鸣农机维修站,结束打工生涯,圆自己的老板梦。

    “三方共赢”模式让500余家微企融入农机产业链

    程阳说的“三方共赢”模式,由他、犇牛机械公司和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组成。犇牛机械公司是一家位于经开区的农机生产企业,以农机销售为主。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是一个覆盖长寿12个镇街、下设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代耕、代种、代收服务为主。

    程阳的农机维修站由他与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合办,出资比例约为6∶4,程阳全面负责维修站的日常运转,骄骥合作社则负责会计代账、补贴申报、专业培训、工人招聘等事务性活动。在具体经营中,又与犇牛公司合作,骄骥合作社优先购买犇牛公司的农机,犇牛公司则将农机的售后、维修、配件等下游业务通通交给程阳经营,并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犇牛公司出现季节性“用工荒”时,程阳维修站的工人还可到企业打临工。

    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社长程惠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种微企发展模式达到了“三方共赢”的效果。对程阳而言,合作办厂的经营模式,不仅减轻了微企的投资运营成本,而且还获得了稳定的维修订单。对骄骥合作社而言,则在代耕服务之外,拓展了农机维修这一新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犇牛公司而言,“售后外包”的方式,减少了企业的机构设置、用工人数和管理成本,整个农机的售后服务成本大幅降低。另外,维修站的技工队伍还可以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缓解“招工难”、“用工荒”现象。

    长寿区工商分局负责人表示,“三方共赢”的微企发展新模式已在农机领域试点成功,目前已发展农机维修站近60个,分布在凤城、渡舟、江南、晏家、云台等街镇。另外,还衍生了2家农机零件配送公司和3家农机技术服务公司,探索出比较成熟运营管理经验,500余家微企顺利融入农机产业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