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8-28 点击数:482
据重庆日报8月28日报道:在云南数以千计的建筑工地上,重庆籍农民工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的总数接近200万人,占当地建筑工人总数8成以上。
在这个群体中,来自垫江的尹传友堪称大名鼎鼎。其中原因,不是他的生意大、人脉广,而是他特别“仗义”,多年来一次又一次不辞劳苦为在云南的重庆籍农民工义务讨薪。
尹传友是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总,同时还是垫江县(昆明)流动党委书记。因为他的恪尽职守,垫江县(昆明)流动党委被许多人称为重庆籍农民工的“港湾”。
以这种方式“回馈老乡、回馈家乡”,是尹传友最大的梦想。
8年帮忙讨薪两亿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记者在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路一幢办公楼里见到尹传友时,垫江籍建筑包工头张永义正神情沮丧地向他倾诉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原来,昆明一家建筑公司拖欠张永义数十万元工程款多时,直接导致张永义手下的一帮农民工兄弟拿不到工资。
“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帮想办法帮大家讨薪。先争取协商解决,不行的话就申请劳动仲裁,最后还可以考虑走司法途径。”尹传友一边仔细阅读张永义所递交的相关材料,一边安慰他。
在云南一个个建筑工地上,重庆籍农民工总数接近200万人。要不是有人介绍,记者很难想像,其貌不扬的尹传友竟然是这个“圈子”里大名鼎鼎的人物。
尹传友是昆明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老总,同时还担任中共重庆市垫江县(昆明)流动党员委员会书记一职。
流动党委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运用法律武器为垫江籍农民工维权、讨薪。因此,很多人都习惯称尹传友为“尹书记”,而不是“尹总”。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张永义第一次找尹传友帮助讨薪了。张永义记得很清楚,近年来,“尹书记”前前后后帮他和一帮农民工兄弟讨薪三次。
张永义所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得知“尹书记”的仗义后,许多垫江以外的重庆籍农民工也纷纷上门求助。尹传友自从担任流动党委书记一职以来,8年时间里,已累计帮助在云南建筑领域的重庆籍农民工兄弟讨薪两亿元。
老乡抱团闯荡异乡
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地为家乡农民工维权,帮助家乡农民工讨薪,这是怎样一种情怀?
尹传友1968年出生于垫江县长龙镇长龙村。1985年,时年17岁的他随着汹涌的民工潮,从家乡来到昆明谋生,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当搬运工。
那时他的梦想很简单:打工挣钱,让全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搬运工的工资不高,每天能拿到1.1元左右,而且因为“僧多粥少”,尹传友每个月顶多10天能有活干。几个月下来,他依然没什么结余。
那年底,尹传友从老乡那里借来20元,才买了火车票,回家过年。
次年再次来到昆明的时候,尹传友已经明白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增收梦”,还得有一技之长。
他拜一名垫江老乡为师,认真学习粉刷技术,一段时间后终于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技术工”。一个偶然的机会,昆明某建筑公司分包给他一个很小的粉刷项目,时间紧、工期短。
尹传友一个人无论如何干不了这活,于是赶紧“招兵买马”,找来3名老乡,一起废寝忘食玩命地干,最后终于提前完成任务,工程质量超一流。
这个“样板工程”给尹传友带来了100元“利润”,更为他带来了良好的口碑。
第二笔生意很快接踵而至,尹传友这次找来了8名老乡帮忙,最后赚到手1000元。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接连两次成功合作,让尹传友意识到:老乡之间天然就有的互信、互助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感情纽带,老乡是自己可以倚仗的力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1989年,尹传友成立了一家劳务公司,回家乡招来30多名农民工兄弟,开始在昆明各大建筑工地承接泥瓦、粉刷、制模等小型工程项目。
靠着骨子里的吃苦耐劳以及众多老乡的支持,他不断扩大业务,很快就将触角从单纯的劳务合作延伸到了“包工+包料”,从民用建筑延伸到了工业和商业建筑领域。
没多久,他注册了一家真正的建筑公司。
老乡们支持尹传友,尹传友也不愿意亏待老乡。据了解,尹传友的公司发展至今,管理团队成员绝大多数仍是重庆老乡,100多名高管、中层和班组长月收入普遍超过了1万元。
“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云南的业务,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老乡增收,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是尹传友近年来的新梦想。
“回馈乡亲理所当然”
尹传友在他乡闯出了一片天,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由于种种原因,远离城市的长龙村近年来发展严重滞后。离乡几十年,尹传友一直没有迁走户口和党组织关系,因为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找到合适机会来回馈父老乡亲。
农民增收致富需要能人帮带,长龙村的能人在哪儿?留守在家的村民,想起了尹传友。
前些年,垫江县有关部门和长龙镇政府找到尹传友,希望他能回乡传经送宝、投资兴业,带动家乡发展。
尹传友答应下来,没多久高票当选成为长龙村党支部书记。此后,又被选举为垫江县人大代表和重庆市人大代表。
尹传友不敢怠慢,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为推动长龙村的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他率先流转了400余亩耕地,耗资近1000万元,规模种植从云南引种的经济作物;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他一次次掏钱,给长龙村实施电网改造、硬化公路,还帮村民修建了文娱活动中心。
垫江县约有30万人外出务工,其中16万人在云南,这个群体为家乡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与此同时,他们在异乡的合法权益维护也需要家乡党委、政府的关心。
执行这项使命的人,既需要有大局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又要有足够的人脉和资源。尹传友被选中了。
2007年,尹传友成为中共垫江县(昆明)流动党员委员会书记,除搞好党建工作外,重点负责在云南垫江籍农民工的维权、讨薪等事务。
在重庆垫江和云南昆明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同时担任两个党内职务,尹传友因此成了“空中飞人”,每个星期至少要在重庆和云南间往返一次。
“我是靠老乡的帮衬才发展起来的,理所当然要回馈大家,回馈家乡。”他这样表示。